如何確定工業內視鏡的影像品質?
評估工業內視鏡的影像品質需要考慮幾個關鍵因素:
1.解析度
更高的解析度意味著更清晰的影像。常見規格包括:
480P(SD):基本,但細節可能模糊。
720P(HD):適合一般工業檢測。
1080P(Full HD):細節更清晰,適合精確檢查。
4K超高清:最清晰,但需要更高的資料傳輸能力。
● 如何檢查:檢視設備的規格或測試影像的清晰度。
2. 視野 (FOV)
視野決定可見區域的大小,通常在 60° 到 120° 之間:
窄 FOV (<70°):適合遠距離觀察。
中等視野(70°-90°):平衡的細節與視野。
寬視野(90°-120°):覆蓋較大的區域,但可能會有邊緣失真。
● 如何檢查:查看螢幕是否能夠捕捉到足夠大的區域且不會損失清晰度。
3. 景深(DOF)
物體看起來清晰的範圍:
短焦(3mm-30mm):適合檢查微小裂縫。
中焦(10mm-100mm):適合大多數工業場景。
長焦(50mm-∞):適合遠距離觀看,但近距離影像可能會顯得模糊。
● 檢查方法:測試不同距離的影像清晰度。
4. 照明和亮度
內視鏡通常採用 LED 或光纖傳導光源:
可調式 LED 燈:防止過度曝光或曝光不足。
光纖照明:光線較均勻、較亮、鏡頭不會受到燈光溫度影響,非常適合精確檢查。
紅外線/紫外線照明:用於特殊材料檢查。
● 檢查方法:在黑暗環境中測試,評估亮度和均勻度。
5. 影像處理和降噪
數位降噪可提高低光照條件下的清晰度。
HDR(高動態範圍)可改善暗區和亮區的細節。
自動/手動對焦:確保在不同距離下都能獲得清晰的影像。
● 檢查方法:在低光和高亮度環境下測試影像品質。
6.影像穩定
幀率(FPS):30FPS或更高,以獲得流暢的影片;低於 20FPS 可能會造成延遲。
防手震技術:減少手部移動造成的模糊。
● 檢查方法:移動內視鏡並觀察影像是否保持平滑清晰。
7. 錄製和儲存功能
照片/錄影:確保它支援高品質視訊(1080P 或更高)。
儲存格式:檢查它是否支援SD卡、內部儲存或WiFi傳輸。
● 檢查方法:錄製並回放,確保畫面清晰、細緻。
摘要:如何測試工業內視鏡的影像品質?
✔ 測試解析度:捕捉小物體並檢查邊緣清晰度。
✔ 測試景深:觀察不同距離的物體。
✔ 測試照明:在黑暗環境中進行檢查。
✔ 測試視野:確保攝影機能夠捕捉到足夠寬的區域。
✔ 測試影片流暢度:移動範圍並檢查是否有延遲或延遲。
各式內視鏡產品介紹 有任何問題請聯絡我們